察舌,发现舌苔黑腻。
金安森见病人捂着肋骨部,他委屈道:“院长,这是胆结石,还得做手术。我跟他们说了的,他们不信,还把我给打了。”
病人外甥声音一下子大了起来:“还做手术?你把人当什么,这肚子是你娘的破口袋啊,你要不要在上面缝个拉链上去,随时打开看看?王八蛋,我看你就是挨打没挨够!”
金安森赶紧缩脖子。
高源最开始也怀疑是胆石症,因为症状非常像,但是他总觉得有点不对劲。正当高源有些犹豫的时候,呕吐完的病人转了过来,病人女儿给他擦嘴。
“等等。”高源拦住了病人女儿,他再细看病人的脸色,发现他的两颊处有白团斑。
“咦?”高源顿时惊疑起来。
“怎么了?”病人女儿还问呢。
高源摆正病人的脑袋,凑近观察,发现病人双巩膜下端可见蓝色条状纹,尾端如火柴头。翻开嘴唇,发现下唇内侧布满了白疹,高源喃喃道:“虫症。”
“啥症?”病人女儿追问。
高源松开了病人的嘴巴,他道:“是蛔虫,蛔虫窜进胆道了,所以才疼的这么厉害。”
病人女儿不解问:“蛔虫还能进胆里?”
高源点头:“蛔虫是很喜欢游走和钻孔的,所以会钻进胆道里面,我们临床上也见到过不少了。”
病人家属下意识捂住了自己的肚子,都有点害怕,甚至想着要不要买点蛔虫药吃吃,往下打打虫子。这年头卫生条件不怎么样,蛔虫是非常普遍的疾病。
病人外甥揪着金安森问:“你不是说胆结石吗?”
“啊这……这……”金安森结结巴巴,他又问:“院长,院长,要不要再查一下,确定一下?”
高源不理他,拿了处方单过来,高源在上面书写。病人的情况比较特殊,是寒热错杂型的蛔厥症。蛔厥在古代就很常见,张仲景的乌梅丸就是专门来治蛔虫病的。
高源在乌梅丸的处方基础上,根据病人自身情况进行加减处理。写完处方,他交给护士,说:“去药房抓药,煎取600毫升浓汁,入蜜煎三沸,兑入姜汁。拿过来之后分两次服用,三个小时服用一次。服药之后,过半个小时再吃芒硝。”
“知道了。”护士拿了方子就走了。
病人女儿疑虑地问:“吃点中药就能好了?”
高源微微颔首:“问题不大。”
其他人都狐疑地看着高源,他们对这家医院已经失去信任了。
病人妻子说:“这又得花多少钱?你也没问问我们,没跟我们说清楚。都没聊清楚费用的事情,你怎么就先把药给开了呢?”
“对啊,你们不会又想坑钱吧?嘿!”病人外甥也来劲儿了,正准备发作,却见高源看向了他,结果他硬是把准备要说出来的脏话给憋住了。
看来,刚才高源空手夺白刃的余威犹在。
高源道:“吃中药比较经济实惠见效也快,费用的话,要等药房那边具体算一下,应该是一服药两块多,三块钱不到点吧。”
高源说完,家属们全看着高源不说话。
高源也看他们,他疑惑问:“有什么问题吗?是觉得费用太高,还是什么?”
病人外甥问:“完了?”
高源反问:“不然呢?”
病人外甥又问:“一天吃几服药?十几服?”
高源都听无语了:“你拿人当水缸吗?哪里吃的了那么多,效果好的话,今天这剂药吃完,明天就能出院了,带个三剂药出院就可以了。”
这下,大家又齐刷刷看向金安森。
金安森露出了一个尴尬又很没礼貌的笑容。
第374章 打人了
药汤煎好之后,按照高源的指示,加入蜂蜜煎三沸,然后再兑入姜汁。古人常说蛔虫“得酸则伏,得苦则安”,所以才会用乌梅丸来针对蛔虫病。
而针对胆道蛔虫病,高源用的策略则是“得甘则喜,得辛则散”,所以他才加入蜂蜜和姜汁。病人用药效果非常好,熬完的汤药分两次服用,第一次服用完,腹痛和呕吐就停止了,患者随即沉沉睡去。
一个星期了,患者第一次睡的这么好,家里人终于放下心来。等患者醒来之后,喂服剩下的一半药,并且半个小时候后冲服芒硝。
次日黎明,患者骤然上吐下泻,把蛔虫都吐出来和拉出来了,一共有六条蛔虫。
吐泻之后,患者身心畅快,一身轻松,当日即办理了出院。高源依照前方给他抓了三服药,让他带回去吃。总计四剂药,也没花多少钱。
金安森没有再露面,但钱陆华来了。面对病人家属的质问,钱陆华笑呵呵地跟人家谈判。高源不知道他们具体谈了什么,但病人家属走的时候,明显气消了,也承诺不再闹事了。
把人送走之后,钱陆华松了一口气,然后又来找高源:“高院长,这次真的多亏你了。要不是你及时出手,这个事情可就麻烦了,说不定要闹出大事情。一点小小的心意,不成敬意呀。”
钱陆华把两瓶酒摆在高源面前。